降低民间借贷风险的根本途径是确保其与银行贷款形成差异化竞争,共同构成多层次信贷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成为相互规避监管的通道。
索罗斯:我很高兴时隔 12年重访中国。我们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如果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国家将提供补贴。
养老基金等可由机构投资者而非政府机构按商业原则入市运作。由于缺乏调节机制,一旦出现问题便导致崩溃和危机。我这里谈的主要是社会保险,不是商业保险。因此,在经济繁荣时应作出一些灵活的安排。第二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可以看出,现在的国有企业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个问题是银行体制改革。索罗斯:大的银行或其他机构都可以从合资企业中获益。下面我想针对两年前我的文章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里的观点,谈几点我的基本判断。
谈到金融本质,第二点就是金融交易有两方,这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契约被买卖的时候既有买方也有卖方,这点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更多看到,你在卖金融产品的时候,怎么样可以更便宜、更快、更大范围找到千千万万甚至上亿的金融消费者。第二,一年多以前,人们一再强调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和过去很长时间的中国社会,连亲戚朋友都没有办法有诚信,都无法相信。但事实证明,这个跟常识相违背,亲戚朋友都没有信任的基础,怎么可能通过互联网在陌生人之间反而更可信了?不再有人们担心的违约风险了? 2015年,已有几百个P2P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倒闭,或者是卷款逃跑。
对比现实,今天这个时候发现,两年以前我担忧是不幸言中了。到底什么是金融的本质?我简单从两个方面先定义一下。
现在骗的空间和骗的人数在数量级上发生很大变化,这个我一直在呼吁、强调。正因为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可以找到千千万万甚至于上亿的金融消费者,金融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都被放大了。这对我们理解金融是非常核心的角度。首先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和新金融家联盟,新望院长给我一个新的头衔,就是新金融家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我的简历上面,主任头衔比较少,只有一个清华大学量化历史研究室的主任,所以,我非常高兴接受这个新头衔。
我们也看到,2015年推出的一系列的监管规则,基本上也是按照产品的性质来决定到底由哪个机构来监管。但是这个中间的确给骗子提供了太大的空间。当时余额宝激动人心的高收益,在管制规制发生变化后,收益降下来了,已经不再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因为今天可以是互联网金融,明天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名义的新金融。
过去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里,我是经常泼一些凉水,我认为互联网金融被炒的太热了,泡沫化程度太大了。这已经告诉我们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那样子,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信任的问题、诚信的问题。
过去几年谈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更多是看金融的受众发生了变化,片面强调对消费者带来了好处。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几乎所有关于互联网金融会议、文章上,大家都会谈到的几个方面。
这样的背景之下,监管的必要性比传统金融更高。这一点,我不幸言中了。首先,就像我在《金融的逻辑》一书里说的,金融首先是跨期价值交换,今天跟明天,明天跟后天,后天又跟几年以后或者是几十年以后,对于价值,不管是人民币的价值,还是东西的价值进行跨期交换。不要去搞一个新的机构。第二把金融交易的范围所带来的普惠性和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都做了一个新的数量级上面的提升,这个也是对的。今天回过头来看,余额宝现在可以给消费者、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是2.7%,比理财产品的6%、7%要低好几个百分点。
余额宝当时能够给用户带来的高收益,到底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还是因为制度管制套利带来的?余额宝每个月可以增加几千亿的资金,使得天弘基金忙不过来。这两年,我写的文章比较少,但是偶尔写一篇,只要不太烂,都只刊登在《经济观察报》。
原来担心金融的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因为互联网就不怎么需要担心了甚至通过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两方不需要认识,不需要见面。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 本质 。
金融交易的可信度高多了,信用风险就比原来低多了。因为金融涉及的交易都是跨期价值交换,这也是决定金融交易最最需要,甚至比任何市场交易都更需要信用、信任及契约执行的架构的支持。
原来骗人,最多骗几个人,骗周围几个人。如果我们退一步想想:这几个方面都是针对谁来讲?针对金融服务买方,对大众来讲。但我认为也没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我们从来没有去谈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的卖方,也就是金融机构到底带来哪些变化?是不是这些变化也有相应的制度支持?这是我们以前谈的很少的。
互联网金融的话题过去两年非常热,但如今又太沉重,以至于举办这样的的活动要受到投资受害者的影响。大家都听说有一个余额宝那样新的东西
当然,加上在股市启动过程中有两大问题,技术上的问题、制度上的问题,也跟各种交易所盲目创新密切相关。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大家对于未来预期的不好,也是建立在我们没有深刻的总结这场股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
记者也说让我说一说,提一提一号文件,提一提熔断机制。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发表演讲,他表示今天对需要教育的根本不是投资者教育,事实已经充分表明,要对监管者教育,他们平常净教育别人了,还要对发行者教育。
如果让我总结这次的股灾的话,我认为不要以为它就这样滑过去了,必须认真总结。因此总结,从来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管是建国以来的,还是36年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还是股市25年以来的经历这么多曲折,可是什么时候敢去总结呢? 为何我们这么好的形势下又有这么好的政策,还有这么好的中国梦的理想,再加上习主席强有力的领导,新常态之后要拉动股市难道错了吗?要采用刺激的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未来的30年进入一个新起点难道不对吗?但是为什么迎头出现了这样的损失呢?中国钱多,市场大,速度快,都占了,我们凭什么要跟那些危机的发达国家,他们没有这些条件,跟着他们一块同行呢?他们坏的时候我们也坏,他们好起来了我们还要坏?到底哪儿出了问题?核心就是制度。因此,今天的题目就出的比较好,叫中国股灾修复性总结,这是我在正式场合第一次听到股灾,我们终于承认这是股灾了。还要迈出两步: 第一步,发行制度上面临注册制改革,大家蜂拥而上,三个交易所竞相开放。
我们不说熔断是不是这次新年伊始罪恶的措施,它不是主因,它是添乱。你的精力不要放在减持上,要实实在在放在做大实业上,这样别的股东进来才会形成制衡机构,他就不会肆意妄为的传播消息了。
再看看创业板,小跳蚤乱蹦,不解决这两大问题怎么能行呢? 股灾发生什么叫总结?我们像打摆子的病人,你去救市,发烧你压冰块,42度太危险,先救一下,你还要找到病因,他为什么发烧打摆子,病因不找,今年又要重起。你做出了贡献,抛售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调节,而调下来的程度,也就抑制了恶性上涨。
谁进五大银行了?那是五只大恐龙,一个工商银行(601398)3560亿股本,483家创业板平均上市股本950万股。这场股灾搞起来了,周行长很有魄力地说,资金进入股市也是进入实体经济。